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有书友提问主角在自称的时候该不该称字,今天在这里回应下。
所谓表字,是从本名延伸,表德述志之别称。
在社会礼仪中,称字表示尊重或亲近,自称则显狂妄。
但这是一般情况,很多时候其实也不必以此为准。
南朝谢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南朝谢裕字景仁,名与宋武帝刘裕讳同,故以字行。
以字行的意思就是出于某种原因,隐没本名、以字行世。
在这样的情况下,字就等于名,他称也可,自称也可。
两个例子中,谢弘微犯的是内讳,即就是犯的他所出继的继母的名讳。
谢裕则犯的帝王国讳。
我们再讲一下避讳的范围,其中一个比较悲催的人物,是东晋的毛穆之。
毛穆之是东晋名将毛宝之子,字宪祖、小字虎生,因与东晋哀靖皇后王穆之同名而称字,后来成为桓温的下属、桓温母名有“宪”
,于是再称小字。
直至唐人修《晋书》,又因唐太祖李虎而改称武生。
再后时期,盛唐名相姚元崇、字元之,武周时期有突厥叱利元崇谋逆犯边,武则天不喜大臣同名,便让姚元崇以字行。
但等到时入开元,姚元崇名字里的“元”
都被没收,成了姚崇。
自称可不可以称字,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本名确实不便行世,称字未尝不可。
古代国讳的范围,还算是比较统一,但包括家讳在内的其他忌讳,则就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比如说司马迁父司马谈,《史记》中到底有没有“谈”
?其文所述晋悼公父惠伯谈、杀赵高之宦官韩谈,究竟是《史记》原文还是后人补撰?比如说东晋王舒,朝廷拟之出任会稽,王舒因其父名王会而拒绝出任,最终逼得东晋朝廷将会稽改名为郐稽。
还有东晋桓玄宴请王忱,王忱因刚服散、呼奴温酒,桓玄闻声大哭,因为他的父亲叫桓温。
有关避讳,是越来越严谨、越来越讲究,也因此衍生出许多的悲剧和闹剧。
中唐大诗人李贺因其父名李晋,所以终生没能参加进士考试,以至于韩愈都为此写了一篇《讳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