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官员都有官场深厚的根基,而这样的根基都靠平时银子往来奠基,靠拉关系维持,也就可以从中获益了。
皇帝和官员们都想清楚了,要为了自己享受,而不能为了众生的幸福。
毕竟,人生有限,抓住了社会资源,还不得好好享受一番?若是轻易放弃,岂不是白白荒废了寒窗苦读的年月?于是,他们要充分享受体制内的好处,要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私自加税,侵吞国家财产等,只要按照官场惯例,用银子铺好道路,和上级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就算是没什么大事了。
要是有书生敢于按照“四书五经”
的说法,揭发官员的贪腐行为,官员就会“捂盖子”
、“打棒子”
,把他们统统关进大牢,也就没事了。
即便有一些刁民闹事,官员也能动用手中的权力,行镇压之能事,确保地方安全平稳。
说白了,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忠君只是他们挂在口头上的说法,实际上都在为自己谋利,而不是为皇帝效忠。
甚至为皇帝成了副业,而为自己谋利成了主业。
有一些官员要直接给皇帝提意见,就是呛了皇帝肺管子,也一样提意见,甚至要死谏。
而在皇帝眼里,他们只不过在“讪君卖直”
而已。
他们通过给皇帝提意见,指出皇帝的错误和过失,体现自己的高风亮节,甚至认为被皇帝贬官或者杀头也是值得的,可以借此机会名垂青史,让后代人知道他们的风范。
皇帝偏偏不上当,不让他们得逞。
于是,忠君就有了无所作为和尽忠的两派,无所作为的可以享受优厚的俸禄,尽忠直言的大臣往往得不到好结果,也不会名垂青史。
毕竟,史书是在皇帝的授意下写成的,必须要维护皇族以及官场的利益,不能随便乱写。
如此一来,忠君的人就成了显摆的人,也成了众矢之的。
毕竟,直接给皇帝进谏的人很少,也很快会被弹劾。
而弹劾他们的那些大臣也是本着忠君的名义行动的,正好符合了皇帝的心思。
旧王朝垮掉之后,很多大臣摇身一变成了新王朝的官员,却不会以死殉国。
商朝灭亡之后,伯夷和叔齐到首阳山采薇,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算是大大的忠臣。
而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之后,只有方孝孺一个人敢于斥责他篡位,却被诛了十族。
可见,忠君是有风险的。
不过,有人会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作为大臣要识时务,不能死脑筋。
忠于昏君,就算是助纣为虐了;忠于明君,才是真正的社稷之臣。
其实,他们只不过在给自己寻找政治转圜的余地罢了!
:()砍不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