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实在不具备条件的,be再考虑从外面采购。
戴英那边的二号星,刚好反过来。
在同一架构下,戴英能自己解决的,优先本土提供。
解决不了的,考虑在调集欧洲的资源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由东大提供。
这场由be公司居中一手托两家,看似技术互补,公平公正的商业合作,实则也是一场技术比拼。
统一架构下的两颗卫星,除了技术和工艺方面的对比,还有成本。
我们不但要充分展现自身的技术实力,还要展现成本优势,为后续更多,更广泛的合作努力争取有利位置。
其中最有价值,我们力求攻克的技术有三项。
第一项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这项工作由半导体所领衔,计算机所等单位配合,正在计算机中心的实验室内夜以继日的攻关呢。
第二项是霍尔推进器。
我们要在毛子的技术路径和成果中,加入自己技术积累,从无到有攻克。
第三项是星间链路。
这项是最难的,现在只是理论上可行,没有任何成熟的技术作为参照。
只有一些毛子和美西方国家的验证性测试。
搞出来,我们就是头一份。
刚好,有一批以国科院电工研究所的名义,支援给五院510所的设备要起运。
原本计划走陆运,考虑到小曲同志没有那么多时间耽搁在路上,领导大笔一挥:空运,连人带设备一起送过去。
领导手挥的容易,曲卓的计划被打乱了。
凡事都有急有缓。
对他来说,科研任务是头等大事,其它的都要往后面排。
命令已经下来了,航班也已经安排好了,就没有因为次要事物调整的道理。
趁着还有点时间,给梅宣宁留了两封信。
一封是摆在明面上的想法和计划,另一封是私下里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想法。
另外,又给汇丰的浦伟士、小日子的中村建,伦敦的谢尔逊和老美的史蒂夫写了四封私人信件,拜托他们协助正兴公司即将派出的几支参观与考察团队落实行程。
内陆因为高速公路建设和设备采购,冬天时就已经派出了一支考察团队。
虽然已经确定了引入小日子的高速建造技术,以及聘请他们的技术人员做指导,但还涉及到不少昂贵的机械设备采购还没有最终决定。
那么高的投入,而且现在筹备的还只是第一条高速,后续一定有更多的项目会启动,也会采购更多的设备。
以培养年轻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理由,再派出几支考察队伍,是合理的,也容易被欢迎……
曲卓寄出的信件,是利用私人关系,让“考察”
过程更加丰富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