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中文网

第1285章 1375驿递(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不过明朝建立了庞大的驿递系统,但是仅用来传递官府公文、急件,多少感觉有些浪费。

明朝时期,驿递系统达到了古代的巅峰。

明初建立了详细的驿递法令,规定了驿卒的管理和物资的调度,驿站、递运所、急递铺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驿递网络,确保了国家政令的高效传递。

快马加鞭传文书,驿站来往皆官客,就是大明驿递的主要工作职能。

“你说,有没有可能让驿递如前朝那样,也接受民间书信、少量货物的运输传递差事儿?”

魏广德忽然问道。

驿递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那时的驿递还只是一个雏形,叫“馹传”

,尽管这个时期的交通方式和通讯工具还相当原始,但类似驿传的方式已经开始显现。

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驿递系统迎来了一个质的飞跃,秦始皇不仅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覆盖全国的驿道网络,还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邮政法律,名为《秦邮律》。

这部法律详细规定了驿传的具体流程,比如文书传递的时限、交接方式等。

可以说,秦朝的驿传系统是古代邮政制度的奠基石。

当时的驿卒要求极为严格,他们必须年轻、强壮,且诚实守信,每份文书都需要密封好并加盖印章,防止泄密或私拆,驿卒们肩负着极大的责任,若传递文书有任何差错,都有可能受到严厉惩罚。

到了汉朝,驿递系统进一步得到完善,汉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密集的驿站网络,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驿站的数量和密度极大提高。

这些驿站不仅仅用来传递文书,还承担了官员和货物的运输功能,汉朝还引入了“驿券”

制度,官员出差时必须持有驿券,类似于今天的通行证。

汉朝的驿卒们也有了统一的着装,他们戴着绛红色的头巾,穿着套袖,远远一看就能认出他们的身份,而这种统一的制服设计和后世快递员着装有异曲同工之妙,方便识别,也让驿卒们在执行任务时更具威严。

到了唐朝,驿递系统不仅服务于国家政令的传达,也开始向民间开放,商人和普通百姓也开始依赖驿站进行货物运输和通信。

到了宋代,驿递系统变得更加精细化,中后期也允许民间文书附递,普通百姓可以通过驿站传递信件,解决了民间通信的需求。

这一制度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民间的交流,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展。

不过到了现在的大明朝,驿递似乎回到最初的目的,那就是保证朝廷政令畅通。

官员们有书信倒也可以通过驿递传递,只是并不对平民开放。

“东南沿海省份其实早就有民信局,只是一般只在省内传递书信、货物。”

没想到,劳堪马上就对魏广德话给出了回应。

“民信局?那是什么?”

魏广德好奇问道,听到这个词,魏广德就有种回到民国时期。

“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创办,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赚跑腿钱的商会,业务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

劳堪在福建干了多年,对当地民信局还算熟悉,很快就把情况给魏广德说了个清楚。

魏广德越听越觉得就像后世的邮电局,送信和货物,还办理电汇。

当然,服务过程中也收钱。

之所以覆盖范围狭窄,主要就是不管是书信还是货物,都是依靠原来的商路运作,也就是在本身经营之外,顺便帮平民带点货物、书信和银钱。

“若是朝廷把驿递也如民信局那般运营,任之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惑乱红楼我的帝国不科学御兽全家打入冷宫?听崽心声后杀疯了辛亥之钢铁基地定河山杀神永生躲在冷宫苟成大佬诸天从流月城开始麻衣道祖万古之王大周仙吏苟在四合院捡漏我在春秋不当王老祖宗她是真的狂绝色魔妃倾天下神魔天尊农门团宠:泼辣娘子福运绵绵初唐峥嵘吞噬星空之太上问道从领主到维度魔神全能小神医重返1987重生末世:我囤百亿物资坐等末世修仙从星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