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妈的,这个瓜我是吃定了!
·
这一番热情持续了很久,等到穆祺亲自送走海刚峰,才兴致冲冲踏入书房,先是左右顾盼,一边为自己的创意自得,一边沉思揣摩,随后命人研墨铺纸,拈起了木架上闲置许久的毛笔。
到了穆国公这个级别,写折子写公文一律有清客相公帮忙,甚至都不必揣摩字句;等到自己亲自上手落笔,那基本就是要放大招了。
这确实也是大招。
穆祺屏息凝神良久,才终于落下第一笔:
【密】
——不错,这是一封密奏。
老道士醉心丹药之余,同样不忘巩固权力;为了钳制百官掌控局势,赐给了不少亲信密奏的权力,允许他们“风闻奏事”
、“勿拘常理”
,奏折内容也往往天马行空,大大出乎正常逻辑之外。
穆国公府乃皇帝铁杆,世子当然也有这么一颗密奏的银印,只不过勋贵们集体摆烂躺平,很少使用而已了。
但现在逼到了极点,穆祺也顾不得往日的规矩。
他逶迤写下了自己这几日与倭人谈判的见闻,重点强调倭国的“中日并尊”
、“东皇、西皇”
、高丽“靖难”
之说——当然,东厂黄公公肯定也会把同样的消息带给老道,但如何解读情报,就是上书之人的能耐了。
譬如,在写完倭人种种妄语之后,穆祺没有如寻常臣子一般痛斥彼等国的不臣之心,而是宕开一笔,写下了倭国“建文后人”
的传言。
先有“建文后人”
,再有“中日并尊”
,您不觉得这实在太巧了么陛下?
当然,这只是捕风捉影,预先埋一颗暗子,以观后效而已。
但以穆祺的身份,却格外适合埋这颗暗子——他祖上是跟着太宗皇帝奉天靖难、一路南下的;正因这样的家学渊源,所以没有人比穆国公世子更懂建文余孽!
至于倭国为什么会有建文余孽,那其实也不难解释。
当年太宗皇帝命人六下南洋,不就是在想在海外寻找自己侄儿的踪迹么?建文蹈于海外,本来就是国朝的共识。
而众所周知,高祖皇帝计划缜密,早就给后代子孙预备了诸多脱逃的门路。
即使真要从海上逃遁,安身也不会只局限于区区南洋一地,四处奔波,随时隐蔽,才是上策。
太宗皇帝之所以徒劳无功,正是没有看破自己亲爹的招数!
穆祺筹谋已久,此刻灵感迸发,洋洋洒洒,顷刻间便写下数百上千字,一吐心中畅想。
要论文辞优美,引经据典,他当然远不能与翰林学士相比;但论史料充足,想象丰富,天下又有谁是他的敌手?他以一列举了倭国高丽安南缅甸诸多的史料,逐一分析比对,仔细揣摩,大开脑洞,最后严谨的得出了自己的推想:
从种种证据判断,建文帝及其余孽必然预备了一个远逃海外、四散流布的方案;企图借着海外的势力反攻大陆,再行复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