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伯邑考凑近闻了闻,果然有股温润的气息,像雨后田埂的味道。
他想起张婶说过,老面引子得用布包着挂在通风处,每天换一次温水,“就像侍弄花苗,得知道它渴不渴”
。
原来一块发面饼的甜,要从去年的老面开始养,藏着一整年的耐心。
演武场的号角声响起时,他正帮李伯给陶罐贴新标签。
“七月马齿苋酱”
“八月桂花糕”
,李伯的毛笔字比上月工整了些,他说:“囡囡教我描红呢,说‘字写得周正,看着就舒坦’。”
标签边角剪得圆润,是怕划伤手——就像他给兵器上油时,总要用细布把棱角磨平,“再锋利的刀,也不能伤着自己人”
。
忽然听到姬发喊他,转头见弟弟举着个新做的箭囊跑来,囊口绣着朵小小的野菊。
“这是王大叔家的二丫绣的,”
姬发笑得灿烂,“她说‘箭囊得结实,还得好看,你们带着也体面’。”
箭囊用的是旧麻布,却被浆洗得发白,针脚密得像鱼鳞,显然缝了不下十遍。
伯邑考接过箭囊,指尖抚过那朵野菊,线脚虽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
他想起二丫总爱蹲在伙房外看张婶做针线,手里攥着半截线头,眼睛亮得像星子。
原来体面从不是绫罗绸缎,是把旧麻布缝出花来的心意,是让粗陋的物件也带着温度。
午时的阳光最烈时,伙房飘出饼香。
张婶把刚出锅的发面饼摞在竹篮里,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公子尝尝,加了点槐花蜜,甜得润口。”
面饼蓬松得像云朵,咬下去却带着嚼劲,是揉面时“一百下”
的力道揉出来的实在。
士兵们围着竹篮,你一块我一块,饼渣掉在地上都要捡起来。
“比家里的还香!”
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兵抹了抹嘴,“我婆娘也会做,就是没张婶揉得透……她总说,等天下太平了,就来西岐学做饼。”
伯邑考望着老兵眼里的光,忽然想起姜子牙昨夜的话:“所谓太平,不是不打仗,是让每个想家的人,都能盼着回家做饼。”
原来一场仗的意义,藏在老兵婆娘的念想里,藏在二丫绣的野菊里,藏在张婶揉面的一百下里。
傍晚收工时,见农户们扛着新割的艾草往库房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