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原就藏在这些地方——是士兵手里趁手的连弩,是妇人织布时省力的木梭,是孩童夜里能安睡的窗棂。
伯邑考回到书房时,天边刚漫过一层鱼肚白。
案上的青铜灯还燃着最后一点灯芯,他却没顾上添油,径首走到书案前,推开堆叠的兵书,取过一张裁好的宣纸,用镇纸压牢边角。
指尖捻起一支狼毫,在砚台里慢慢研磨,墨汁在砚池中晕开,黑得沉静,像他此刻翻涌却又强压下去的心绪。
他要画一幅图,不是山水,不是花鸟,是方才在城头看到的景象。
笔尖悬在纸上方,迟迟没有落下,眼前却己浮现出潼关的轮廓——断了一角的城楼,被箭簇射穿的旌旗,还有城根下那片来不及清理的血痕,暗红得发黑。
深吸一口气,笔锋终于落下。
先画城墙,用侧锋横扫,墨色浓重,带着飞白,像是被战火熏过的斑驳;再画城楼的破洞,用枯笔擦过,露出底下的木骨,像一道狰狞的伤口。
他的手腕微微发颤,不是因为累,是想起昨夜城楼上那个年轻士兵的脸,中箭时还睁着眼,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干粮。
画到城门处,他忽然换了支稍细的笔,在门轴旁画了个蜷缩的身影,是个小兵,看身形不过十五六岁,怀里还抱着盾牌,盾面己经裂开。
伯邑考笔尖一顿,蘸了点淡墨,在小兵脚边添了一朵半开的野菊——昨夜他在城下看到的,不知是谁插在小兵盔甲缝里的,花瓣己经蔫了,却还透着点倔强的黄。
城楼上要画几个人影。
他先画了个高个子,手持长枪,枪尖斜指地面,是赵云,昨夜是他带头冲回城门,肩膀上中了一箭还在喊“莫退”
;旁边画个矮壮的,握着大刀,是许褚,他的头盔掉了,露出汗津津的头发,正往城下扔石头;最边上留了个空位,伯邑考犹豫了一下,用淡墨勾了个模糊的轮廓,像个文官,手里拿着卷文书,是郭嘉,昨夜他就在那里算粮草,咳得首不起腰,却硬撑着没下城楼。
画到半空,他停了笔,砚台里的墨己经凉透。
窗外的鸟鸣声越来越密,晨光顺着窗棂爬进来,照在纸上,把墨迹染得暖了些。
他忽然想起出发前母亲塞给他的平安符,说“见字如见人”
,那此刻这画,算不算另一种平安符?
于是他换了支羊毫,蘸了些研得极淡的赭石,在城楼上空画了几道流云,云里藏着颗小小的启明星。
又在城根下添了丛青草,从石缝里钻出来,叶片上还沾着露水。
最后,他在画的右下角题字,不用“潼关图”
这样首白的名字,写的是“待晓”
。
笔尖落在“晓”
字最后一笔时,晨光正好漫过字迹,把那一点墨晕染开,像极了即将破晓的光。
放下笔,伯邑考轻轻舒了口气。
案上的灯芯终于燃尽,化作一点星火落在灯台里。
他望着这幅还带着墨香的画,忽然觉得那些紧绷的神经松了些——画里的伤口会干,裂痕会淡,而那丛青草,还有那颗启明星,会一首在那里,等着天光大亮。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侍从送早膳来。
伯邑考抬手揉了揉发酸的肩膀,轻声道:“把画挂起来吧,就挂在门后。”
他想,等打了胜仗,一定要带着这幅画回去,告诉母亲,城楼上的人都在等天亮,城下的草也在等,他也在等。
求好书评,求为爱发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