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司令部里,韩向方摔碎了最爱的茶盏,勃然大怒,“查!
给老子查是谁干的!”
他暴跳如雷,却不敢真的打马上街肆意搜查,只因为如今全城的眼睛都在盯着他,甚至连亲信都以为他要死守泉城,已经有好几波人前来请战了。
就在韩向方怒火中烧,却又骑虎难下之时。
这封他亲笔书写的抗日决心书所引发的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城,并迅速向外扩散。
司令部门前,闻讯赶来的老百姓越来越多,都聚集在牌楼下不愿离开。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有几个胆大的老百姓在司令府门口放下几个竹筐,是干菜和杂面窝头,见卫兵并未强行驱赶,人们便愈发大胆起来。
土豆,地瓜,腌菜,甚至还有针脚细密的布鞋和厚实的棉衣棉被,在门口的空地上渐渐堆起了一座小山。
有须发皆白的老者,在家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将一小袋粮食放下,朝着司令部方向深深作揖,老泪纵横。
而各大中学的学生们也是群情激昂。
他们高举着急急抄录的“誓与鲁地共存亡”
“保卫泉城保卫家园”
的标语,挥舞着简陋的纸旗,再次走上街头。
游行队伍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洪亮的口号声震天动地,“守土抗战保家卫国!”
“誓死不做亡国奴!”
汹涌的人潮沿着青石板路向前,呐喊声如同积蓄已久的雷声,震得屋檐下的尘土簌簌落下。
这些曾在书页上见过的口号,此刻正从一张张年轻又嘶哑的喉咙里迸发出来,裹挟着满腔血性与无尽的悲壮。
长安倚在街角残破的砖墙旁,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当教科书上的文字化作真实可触的声浪扑面而来时,那些史实的重量和厚度若如千钧。
学生们不仅游行,还组织起来到城防工事处协助搬运物资,到街头巷尾进行抗日宣传,他们的热血与赤诚,为这座危城注入了一股悲壮而昂扬的气息。
相比起学生们的热血游行,原本对层出不穷的摊派和募捐抱有质疑的商界,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商会会长亲自领着几个泉城最大的工商业者,再次来到司令部求见。
相比起之前听说司令要跑时的忐忑不安,这次他们的腰杆似乎挺直了些。
“韩司令既已明示抗日决心,我等商人岂能坐视?保家卫国,亦是保全我等身家性命之所系!”
商会代表当场认捐了一笔巨款,并表示将组织商团,协助维持城内秩序,保障军需物资的运输。
刚送走前来捐款捐物的商人,更让韩向方始料未及的是来自上峰的电报。
冯基善的嘉奖令几乎在当天就到了,金陵国民政府的表彰也紧随其后,赞他“守土有责,提振士气。”
甚至连一些外国通讯社也发表了评论,将韩向方此举视为地方实力派坚决抵抗的信号,极大地鼓舞了海内外抗日力量的决心。
这所有的一切,都将韩向方架在了烈火之上。
他坐在司令部里,看着桌上堆积的嘉奖和表彰信,听着门外隐约传来的学生口号和民众呼声,脸色阴晴不定。
亲信在一旁低声劝道,“司令,如今全国乃至国际视线都聚焦于泉城,若此时……稍有退缩,恐怕……”
话虽没说完,但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此刻若再言退,不仅会被上峰以违抗军令严惩,更会身败名裂,成为千古罪人。
韩向方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黑的天色,沉默良久,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既像是命令,又像是呐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