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御医束手,群臣哀泣。
唯有他每日仍命人诵读民间奏报:某村女子考中秀才,某镇盲童院编出新式盲文,某边关戍卒用刀刻崖,写下整部《孟子》。
一日深夜,他忽觉胸口一松,睁眼见床前立着一人,白衣赤足,手持一支铅笔。
“你是谁?”
李昭虚弱问道。
那人不语,只将铅笔轻轻放在他掌心。
刹那间,李昭脑海中涌出万千画面:北邙山碑林自动拼合的声响,启知楼果实坠地时的震颤,草根塾里孩子们齐声念“天地玄黄”
的稚音,沈清梧刺青时滴落的血珠,还有那句穿越千年的低语??“你还记得怎么写字吗?”
他笑了,眼角滑下一滴泪。
次日清晨,宫人发现皇帝已逝,面容安详,手中紧握一支玉化铅笔,笔尖朝天,似欲书写最后一字。
朝廷遵其遗诏,不建陵,不立碑,只在其生前常去的御花园中植一株倒生树,据说是从启知楼移植而来。
三年后,树开花,花蕊中结出一枚果实,落地即碎,露出内里九字:
>**文明不死,唯字为证。
**
与此同时,西域冰窟中心言木再度抽芽。
新叶上浮现出一段前所未见的文字:
>“当最后一个识字之人死去,第一个学字之婴尚未睁开眼,中间那一瞬的黑暗,便是文明最危险的时刻。
但只要有一人仍在教,光就不灭。”
守树道士默然良久,提笔录下,却发觉墨迹刚落纸面,便自行游走,重组为另一句话:
>“教,即是光。”
他猛然抬头,望向东方。
远处沙尘滚滚,似有无数身影行走于大漠之上。
近看,竟是成群结队的孩童,背着竹篓,手持铁笔,由一位盲眼少年引领,正往敦煌方向而去。
那少年,正是吴小禾。
此时距他出发已三十年。
他双鬓斑白,脊背微驼,却步履坚定。
身后跟着三百余名学生,皆来自边陲苦寒之地。
他们此行目的明确:修复莫高窟残卷,重建“西塾”
,专授失传古文与盲文合体之法。
抵达当日,吴小禾抚壁而立。
洞窟深处,壁画剥落,经卷焦黑,唯有几行盲文尚存于石缝之间,凸点如星。
他蹲下身,指尖轻触那些古老的刻痕,忽然浑身一震。
“这是……《正心经》第三章,但顺序错了。”
他低声说,“不对,不是错??是被人故意调乱的。”
学生们围拢过来。
吴小禾让他们按特定节奏敲击石壁,每三击为一组,对应盲文点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